要使用大雅官网的 AIGC 检测工具(即大雅相似度 AI 论文查重系统),可通过以下步骤操作,并结合其技术特点和使用建议进行优化:
一、官方入口与检测流程
1.进入检测系统
-
直接访问:打开浏览器,输入大雅 AIGC 检测官方入口:dy.qkcnki.com
大雅 AIGC 检测系统(建议通过官网验证链接安全性)。 - 机构合作入口:若所在高校或单位与大雅有合作,可通过学校图书馆网站或校内学术服务平台进入,通常在 “论文检测” 或 “学术工具” 板块中找到入口。
-
2.选择检测版本
- 标准版:适用于本科、硕士、博士论文的 AIGC 检测,费用为 3.5 元 / 千字符。
- 专业版:针对期刊投稿或职称论文,支持更严格的 AI 生成内容识别,费用为 2.9 元 / 千字符。
- 免费版:部分平台提供免费检测(如通过微信公众号活动获取),但检测范围和精度可能受限。
3.提交检测内容
- 上传文档:支持.doc、.docx、.txt格式,文件大小建议不超过 50M。
- 粘贴文本:直接复制论文内容到文本框(需≥500 字)。
- 填写信息:输入论文标题、作者姓名(非必填,但建议填写以提高报告准确性)。
4.支付与检测
- 费用标准:按字符数计费,3.5 元 / 千字符(如 1 万字论文约 35 元)。
- 支付方式:支持微信、支付宝、银联等主流支付渠道。
- 检测时间:通常 10-30 分钟,高峰期可能延长至 1 小时。
5.查看报告
- AI 生成率:报告首页显示 “AI 疑似率”,数值越高表示 AI 生成内容占比越大。
- 详细标注:系统会高亮显示疑似 AI 生成的段落,并提供相似度对比结果。
- 下载报告:支持 PDF 和 HTML 格式,可打印或存档。
二、技术原理与检测特点
1.检测技术
- 动态指纹扫描:通过分析文本的语言特征(如词汇频率、句式结构)识别 AI 生成内容。
- 大数据比对:与 6200 万篇学术文献、1.6 亿篇报纸文章及互联网资源库对比,判断内容原创性。
- 跨域语义识别:结合上下文逻辑,区分人类写作与 AI 生成的 “模板化” 表达。
2.与维普的差异
- 算法侧重:维普 AIGC 检测更依赖查重数据库的相似性匹配,而大雅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直接分析文本生成特征。
- 费用对比:大雅检测费用(3.5 元 / 千字符)低于维普(32 元 / 篇),但检测精度可能因文本类型而异。
- 适用场景:大雅适合初稿检测或对 AI 生成内容敏感的学科(如人文社科),维普更适合期刊投稿或理工科论文。
三、检测结果解读与优化建议
1.结果分析
- AI 疑似率≤10%:通常视为 “低风险”,但需检查是否有局部 AI 生成内容。
- 10%<AI 疑似率≤30%:需重点修改标注段落,建议人工润色或补充原创观点。
- AI 疑似率>30%:可能被判定为 “机器写作”,需大幅调整内容结构或重新撰写。
2.降低 AI 疑似率的方法
- 改写句式:将被动句改为主动句,调整句子长度和复杂度。
- 添加原创内容:在 AI 生成段落中插入个人见解、实验数据或案例分析。
- 引用权威文献:增加参考文献的引用,降低文本的 “模板化” 特征。
- 混合检测工具:结合维普、CheckAIGC 等多平台检测,交叉验证结果。
四、注意事项与数据安全
1.官方渠道验证
- 避免第三方代理:使用非官方入口可能导致论文泄露或检测结果不准确。
- 验证报告真伪:通过大雅官网的 “报告验证” 功能,输入检测编号查询报告真实性。
2.隐私保护
- 加密传输:大雅采用 SSL 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传输安全。
- 数据删除:检测完成后,系统自动删除上传文件,建议用户自行备份原始文档。
五、常见问题解答
1.大雅 AIGC 检测支持英文论文吗?
- 目前仅支持中文检测,英文论文建议使用 Turnitin 或 Grammarly 等工具。
2.检测结果与学校 / 期刊要求不一致怎么办?
- 以学校或期刊指定的检测系统为准,大雅可作为初稿参考。
3.是否支持批量检测?
- 暂不支持批量上传,需逐篇提交检测。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用户可高效使用大雅 AIGC 检测工具,并根据结果优化论文内容,确保学术诚信。
上一篇:怎么使用维普AIGC系统检测自己的论文AI率呀? 下一篇:大雅官网是否明确提供 AIGC 检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