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润色的论文可能被查出来,但风险高低取决于你怎么用:
-
轻度润色(改语法、换词):风险低,像改改错别字、把 “好看” 换成 “美观”,基本查不出来。
-
深度润色(重写段落、换逻辑):风险高,尤其是用 AI 直接重写整段,很可能被检测工具(如 GPTZero)识别出 “机器痕迹”。
-
别让 AI 干太多:
-
自己先写 80%,AI 只改剩下 20%(比如优化专业术语),别直接丢一整篇让 AI 重写。
-
例子:自己写完 “科技发展影响生活”,让 AI 帮忙把 “影响” 换成更专业的词,别让 AI 重新写一整段。
-
故意留破绽:
-
别改得太 “完美”!留 1-2 处小错误(比如 “的地得” 用错),或者偶尔用口语化表达(如 “这个研究很有意思”),让文本像真人写的。
-
加点独一无二的东西:
-
自己加具体例子或数据(比如 “我调查了 10 个同学发现…”),AI 编不出来的内容,能降低 “机器感”。
-
用小工具,别用大模型:
-
用专门改语法的工具(如 Grammarly)或同义词替换工具(如 Thesaurus),别用 GPT-4 这种大模型重写段落。
AI 润色≠抄袭,但核心内容必须是自己的!如果原文是抄的,就算润色得再好,查重和 AI 检测都能发现问题。
学术别偷懒,工具辅助可以,但别让 AI 替你 “思考”~
上一篇:
写文献综述的步骤是什么? 下一篇:
论文重复率超过多少会被判定为抄袭
原文地址:https://www.qkcnki.com/ccjq/4764.html 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