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率高多因 “大段抄文献、只罗列观点”,用 3 步改写,既能保核心观点,又能让重复率达标,不复杂。
把某篇文献的长观点拆成 “1 个核心 + 2 个细节”,用自己的话短句表达,避免跟原文句式重合:
-
原抄文献(标红):“张三(2025)认为,社交媒体会通过信息过载、注意力分散两个途径,降低青少年的深度阅读能力,且这种影响在 14-16 岁群体中最显著。”
-
拆述后(标绿):“张三(2025)的研究指出两点核心:①社交媒体对青少年深度阅读的影响,源于信息过载和注意力分散;②14-16 岁青少年受影响最明显 [1]。”
关键:别抄长句,拆成 “观点 + 细节” 的短句,加 “①②” 让结构更清。
文献综述不是 “观点堆堆乐”,加 “不同文献的对比” 或 “观点间的关联”,这部分是原创,能降重还提质量:
-
未整合(标红):“李四(2024)发现短视频使用时长与阅读能力负相关;王五(2025)认为短视频也能提升碎片化阅读效率。”
-
加整合(标绿):“李四(2024)和王五(2025)的观点看似矛盾:前者发现短视频时长与阅读能力负相关 [2],后者则认为短视频可提升碎片化阅读效率 [3]。但进一步分析可见,二者差异源于‘阅读类型’—— 李四聚焦‘深度阅读’,王五侧重‘碎片化阅读’,并不冲突。”
关键:用 “看似矛盾 / 进一步分析可见” 等词,把孤立观点串成有逻辑的整合,这部分系统不算重复。
观点来自文献的,必须 “作者 + 年份 + 具体观点” 对应标,参考文献格式对,系统会认合规引用,不算重复:
-
错误引用(标红):“有研究指出,短视频对阅读的影响有差异(2024)。”(没标作者,系统算正文重复)
-
精准引用(标绿):“短视频对阅读的影响存在差异,李四(2024)的调研显示,每日用短视频<1 小时的青少年,阅读能力未受明显影响 [2]。”
关键:引用别含糊,“谁的研究 + 哪年 + 具体观点” 要全,参考文献按 GB/T 7714 标(如 [2] 李四。短视频与青少年阅读 [J]. 教育研究,2024, 40 (1):23-30.)。
-
别只做 “同义词替换”:比如 “影响” 改 “作用”、“显著” 改 “明显”,句式没变,系统照样标红,必须拆句 + 加整合;
-
别漏标 “间接引用”:哪怕是 “看 A 文献引用 B 观点”,也得查 B 原文,标 “B(2023)[4]”,别标 “A(2025)引用 B”,否则算隐性重复。
先拆文献观点避免大段抄,再用对比 / 关联加原创整合,最后精准标引用。按这个来,文献综述既能保留所有核心观点,重复率也能轻松降到学校要求(≤15%),比盲目删观点管用多了。
上一篇:
外文文献翻译过来会被查吗?跨语言查重规避技巧! 下一篇:
致谢、目录算查重范围吗?格式错误导致重复率虚高怎么改?
原文地址:https://www.qkcnki.com/ccjq/5454.html 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