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准备投稿 SCI 期刊的科研人员,都会问:SCI 论文在 CrossCheck 里的查重标准到底是什么? 其实不同 SCI 期刊虽有差异,但核心围绕 “重复率阈值”“检测范围”“引用规范” 三大维度,下面用直白的语言拆解关键要求,帮你避免投稿因查重被拒。
-
总重复率要求:
-
多数 3-4 区 SCI 期刊:总重复率≤20%(允许少量合理引用和通用表述重复);
-
1-2 区顶级 SCI 期刊(如 JCR Q1 区):总重复率≤15%,部分领域(如医学、材料科学)要求更严,需≤10%。
-
关键:去除引用文献后重复率:
这是 SCI 期刊最看重的指标!无论总重复率多少,去除引用后的重复率需≤5%(部分期刊放宽至≤8%)。因为 “去除引用重复率” 能真实反映论文原创内容比例,若超过阈值,即使总重复率合格,也可能被审稿人质疑抄袭。
(注:此处可插入图片:《2025 年 SCI 期刊分区 CrossCheck 重复率要求对比图》,直观展示 1-4 区期刊总重复率、去除引用重复率的差异)
-
文本检测:涵盖论文标题、摘要、引言、实验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甚至 “致谢” 部分(避免复制其他论文的致谢模板)。
-
特殊内容检测:
-
公式 / 图表:若直接复制其他文献的公式推导过程、图表数据(未重新绘制或标注来源),会被判定为重复;
-
参考文献:若参考文献格式混乱(如作者名、期刊名拼写错误),或批量复制其他论文的参考文献列表(未实际引用),也会计入重复率。
-
数据库覆盖:CrossCheck 会比对 “全球 SCI 期刊库、会议论文库、预印本平台(如 arXiv)、高校学位论文库”,甚至部分已公开的实验室报告,确保检测无遗漏。
-
误区 1:“引用了就能随便抄”
引用需满足 “规范标注 + 内容精简”:必须包含 “作者 + 年份 + 页码”(如 APA 格式:Smith et al., 2023, p.45),且引用内容不能超过原文的 10%(比如原文一段话 200 字,引用最多 20 字),否则会被判定为 “过度引用”,计入重复率。
-
误区 2:“公式 / 图表不算重复”
SCI 期刊对公式、图表原创性要求极高:若公式和其他文献完全一致(无自己的推导改进),或图表未重新绘制(仅改颜色 / 坐标轴标签),即使标注来源,也可能被算重复,建议用自己的数据重新生成公式、绘制图表,并标注 “本文自主推导 / 绘制”。
-
误区 3:“修改后重复率肯定降”
若修改时用 “同义词替换” 但保留原句结构(如把 “研究发现” 改成 “研究表明”,其他不变),或新增内容与未收录的灰色文献重复,反而可能让重复率升高。建议修改后先用 “Turnitin(学生版)” 初步筛查,再用 CrossCheck 最终检测。
-
改写实验方法部分:这是 SCI 论文重复率高发区(因实验步骤易通用),可加入 “个性化细节”,比如 “采用 XX 品牌(型号:XXX)的仪器,在 25℃±1℃、湿度 50%±5% 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替代 “按常规方法操作”。
-
拆分长重复段落:把超过 3 行的重复段落拆成短句,插入 “本研究中”“从结果可知” 等衔接词,同时调整语序(如把 “被动句” 改为 “主动句”)。
-
规范引用格式:用 EndNote、Zotero 等工具统一参考文献格式(按目标 SCI 期刊要求,如 IEEE、Elsevier 格式),确保每篇引用文献都在论文中实际提及,避免 “无效引用”。
-
先查目标 SCI 期刊的 “作者指南”(官网可查),确认其具体重复率阈值(尤其是去除引用后的标准);
-
重点控制 “去除引用重复率”,确保≤5%-8%,这是投稿通过的关键;
-
公式、图表需自主生成并标注来源,避免直接复制,参考文献格式要规范。
按这些标准准备,能大幅降低 SCI 论文因查重问题被拒的概率,让投稿更顺利。
上一篇:
crosscheck查重重复率要求多少? 下一篇:
CrossCheck 论文投稿 / 录用前初查:核心标准 + 结果处理指南
原文地址:https://www.qkcnki.com/ywcczs/5437.html 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