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检测后会纳闷:“这段明明是我自己写的,没抄任何人,怎么还标红算重复?” 其实问题出在 Turnitin 的检测逻辑上 —— 它只看 “文字相似度”,不看你 “是不是自己写的”,只要和数据库里的内容 “撞了句式或表达”,就可能标红。下面直接说清原因,给你能落地的解决办法,不绕弯。
Turnitin 标红不看 “主观是否原创”,只看 “客观文字是否和已有内容雷同”,常见原因有 3 个:
很多学科里有固定的专业表述或通用句式,比如写实验类论文,难免会用 “Data was analyzed using SPSS software”“The results showe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这些句子太常见,早就被无数论文用过,哪怕你自己想的,只要文字和数据库里的内容一致,就会标红。
比如:你写 “Participants were selected randomly”,Turnitin 数据库里有 100 篇论文都这么写,系统就会标红这段。
如果你把 “之前提交给老师的作业”“自己发表过的小论文” 里的句子,用到新论文里,又没标注 “这是我自己之前的成果”,Turnitin 会把它当成 “和其他文献重复”,直接标红。
比如:本科时提交过 “消费者行为分析” 的作业,硕士写相关论文时用了作业里的观点和句子,没标 “自我引用”,系统就会判定为重复。
有时候你自己组织的句子,碰巧和数据库里某篇文献、某篇博客的句子 “文字高度相似”(比如都用 “Social media has changed people's communication habits”),这种 “无心的巧合”,系统也会标红,因为它识别不出 “你是不是巧合”。
不用大改原意,只要调整 “文字表达”,就能让标红消失,操作超简单:
打开 Turnitin 报告,看标红句子旁的 “序列号”,对应到报告末尾的 “来源列表”,搞清楚:标红是因为 “专业术语”“自己之前的内容” 还是 “巧合雷同”—— 比如来源是 “某本学科教材”,大概率是专业表达重复;来源是 “你自己去年的作业”,就是没标自我引用。
保留专业概念,但换个说法,比如:
-
原句(标红):Data was analyzed using SPSS software.
-
改写后:SPSS software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collected data.(换动词 “applied to”,调整句式语序)
-
原句(标红):The results showe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
改写后:A notable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results.(换形容词 “notable”,改主动为被动)
在标红句子后加引用标注,比如 “(你自己的名字,发表年份)”,同时在参考文献里加上 “自己之前的作品信息”(比如 “你自己的名字. (2023). 本科作业:消费者行为分析. [学校名称]”)—— 这样 Turnitin 会识别为 “合理的自我引用”,标红会消失。
如果是碰巧和别人句子一样,就用更个性化的表达,比如:
-
原句(标红):Social media has changed people's communication habits.
-
改写后:The way people communicate has been transformed by the widespread use of social media.(补充细节 “widespread use”,调整核心动词 “transformed”)
很多同学看到自己写的内容标红,就觉得 “被判定抄袭了”,其实完全不是 ——Turnitin 标红只代表 “文字相似”,不代表 “抄袭”。学校或期刊判断是否抄袭,会结合 “你是否标注引用”“内容是否有原创观点”,只要你能证明 “内容是自己写的,只是表达碰巧相似”,改完标红就没问题,不用焦虑。
-
写的时候避免 “太通用的句式”:比如少用 “this study aims to...”,换成 “the primary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越具体、越个性化的表达,越不容易和别人撞;
-
提前查 “专业表达的常见写法”:如果不确定某个专业术语怎么写不重复,先用 Google Scholar 搜一下,看看别人有没有更灵活的表述,参考着调整自己的句子。
上一篇:
Turnitin 全文标明引文报告:不同颜色代表什么? 下一篇:
Turnitin 英文检测系统:论文安全吗?会泄露吗?
原文地址:https://www.qkcnki.com/ywcczs/5427.html 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