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换词换句:打破 AI 语言模板
-
高频词替换:把 “首先 / 其次 / 最后” 换成 “其一 / 值得注意的是 / 本质上”,“综上所述” 换成 “结合实践来看”。
-
句子 “掰碎”:把 AI 生成的长句(50 字以上)拆成 2-3 个短句,比如:
AI 句:“通过实验分析可知该方法具有高效性和稳定性。”
改成:“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效率较高。在不同场景下,其稳定性也表现良好。”
-
加 “人话”:偶尔加一句口语化的思考,比如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 XX 问题”。
-
插真实数据 / 案例:随便找个身边的例子(比如 “公司 A 在 2023 年尝试该技术,成本降低了 15%”),或百度搜行业报告里的一句话(注明来源)。
-
写 “不完美” 细节:故意留 1-2 处小瑕疵,比如 “初期数据清洗时,曾因样本量不足导致结果偏差,后补充 XX 数据解决”。
-
加个人观点:在讨论部分写 “笔者认为 XX 理论更适合中小企业”,别全用客观描述。
-
打乱段落顺序:把 AI 生成的 “定义→优势→应用” 顺序改成 “问题→案例→分析”,比如先讲 “XX 企业遇到了什么问题”,再讲 “用了什么方法”。
-
加小标题 “提问”:把 “3.1 技术优势” 改成 “3.1 为什么说该技术能降本?从 XX 案例看核心逻辑”,像人思考问题的角度。
-
查 “高频词”:用 Word 的 “查找” 功能,删掉连续出现的 “分析”“研究表明”“结果显示”,换成 “发现”“实践中看到”“数据体现”。
-
改格式细节:把 AI 生成的 “图 1” 手动改成 “图 1-1”,参考文献里加 1-2 篇近 1 年的公众号文章或行业报告(比如 “艾瑞咨询,2024 年 XX 行业报告”)。
-
用手机读:手机屏幕小,哪里读着卡壳就改哪里(AI 生成的句子常 “绕圈子”,人类说话更直接)。
-
加 “过渡句”:比如两段之间加 “回到实际场景中,这些理论如何落地?” 让上下文衔接更自然。
-
随便找 1 个案例 / 数据(百度搜行业数据,比如 “2024 年 XX 行业增长率 12%”),加到论文里。
-
全文搜索 “首先”,替换成 “其一” 或直接删掉。
-
选 3 个长段落,每段拆成 2-3 句,加一句 “个人看法”(比如 “这可能和 XX 因素有关”)。
-
参考文献里加 1 篇 2024 年的文献(随便找本相关的书,写上前 3 个作者和书名)。
-
最后读一遍,把所有 “学术黑话” 换成你平时说话的词(比如 “赋能” 换成 “帮助”,“构建” 换成 “建立”)。
上一篇:
为什么论文现在都要查ai率呢? 下一篇:
如果论文是AI写的,论文如何降低AIGC,怎么办呢?
原文地址:https://www.qkcnki.com/jiangaigclv/4833.html 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 版权声明:本网站内容来自网络整合,如有侵权联系站长删除!
- 毕业在线网,查重结果100%与学校一致!大学毕业/期刊/职称论文查重平台,国内高校认可最靠谱学位论文检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