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直接用,但能当助手!
(学术研究需要原创思考,AI 只能辅助查资料、做图表等基础工作)
-
学校和期刊都禁止 “AI 代写”,属于 “学术不端”(和抄袭一样严重)。
-
例子:某高校学生用 AI 生成论文被查重系统发现,直接被取消答辩资格。
-
数据可能是假的:AI 会编造 “某研究显示 80% 的人支持”,但没真实来源。
-
逻辑可能混乱:前一段讲 “优点”,下一段突然讲 “历史背景”,缺乏连贯性。
-
语言模板化:反复用 “随着科技发展”“综上所述”,像流水账,没深度。
-
查文献、找数据:
-
用工具输入 “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AI 快速汇总近 3 年知网文献,生成 “研究热点图”(如图 1),帮你理清思路。
-
注意:查到的文献要自己去知网核对,确保真实存在。
-
做数据图表:
-
工具能生成折线图、饼图,比如 “不同专业学生日均学习时长对比”(如图 2),但数据要自己提供或查真实报告(如《中国大学生学习发展报告》)。
-
操作:输入 “用饼图展示某班 50 人课外阅读类型占比”,AI 自动生成图表,你再手动加数据来源。
-
改语法、调表达:
-
写完论文后,用工具把 “口语化句子” 改成 “学术化表达”:
-
原句:“手机影响学习,大家都知道” → 改后:“智能手机的普及对大学生专注力产生显著影响”。
-
注意:不能直接让 AI 写整段,只能改已有的内容。
-
例子:
-
你想研究 “短视频对大学生社交的影响”,先自己确定研究问题(如 “是否减少了线下社交”),再让 AI 搜索相关数据(如 “短视频使用时长与线下社交频率的相关性研究”)。
-
工具操作:
-
输入 “生成‘短视频与大学生社交’的论文大纲”,AI 给出框架:
-
引言
-
短视频使用现状
-
对线下社交的影响
-
建议
-
你根据大纲,自己找案例、分析数据,填充每个部分。
-
降重:
-
去痕迹:
-
加个人分析:“我在访谈中发现,室友每天刷短视频 3 小时,很少参加社团活动”,模拟真人研究痕迹。
错误行为 |
后果 |
正确做法 |
直接提交 AI 生成的论文 |
被判定抄袭,可能开除 |
只把 AI 当辅助工具,核心内容自己写 |
用 AI 编造数据或文献 |
导师一查就露馅,信誉崩塌 |
数据必须真实,文献要能查到原文 |
不修改直接用 AI 内容 |
检测工具标红,AIGC 率超标 |
至少修改 50% 内容,加自己的话和案例 |
-
安全边界:AI 能帮你节省查资料、做图表的时间,但研究问题、分析过程、结论必须自己完成。
-
一句话建议:把 AI 当 “智能字典”“数据助手”,但别让它替你思考 —— 这才是学术研究的根本!
上一篇:
AI 写论文工具能生成图表吗?能!超简单操作看这里 下一篇:
用AI写论文需要的成本高吗?
原文地址:https://www.qkcnki.com/lwxz/4957.html 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