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遇到过:把论文拆成段落查,重复率 15%;按章节完整查,结果却飙到 19%—— 别以为系统出问题,核心差在 “检测单元怎么分” 和 “总重复率怎么算”,600 字讲透关键:
首先明确:分段查和章节查结果不一样是常态,尤其论文字数多(比如硕博论文),差 3%-8% 都不奇怪,主要俩原因:
一是检测单元的 “完整性” 不同,漏不漏重复全看这个。分段查(多是系统自动切)会把论文按固定字数拆成孤立片段(比如每 5000 字一段),如果重复内容跨了两段(比如前一段末尾 20 字 + 后一段开头 30 字,凑成 50 字重复句),分段查时每段的重复片段都不完整,没达到系统 “连续重复阈值”(比如 13 字),就会漏检;但章节查是按 “引言”“实验方法” 这种完整逻辑单元查,跨段落的重复句能被完整识别,自然标红更多,重复率更高。
二是总重复率的 “计算逻辑” 不同,数字肯定有偏差。分段查是先算每段重复率(比如 A 段 10%、B 段 20%),再按段落字数占比算加权平均(A 段占 60%、B 段占 40%,总重复率就是 10%×60%+20%×40%=14%);章节查是直接算 “章节重复字数 / 章节总字数”,比如 “实验方法” 章占全文 50%,重复率 20%,直接拉高全文总重复率,不会被其他低重复率段落 “稀释”。
最后给个实用提醒:初稿图快可以分段查,先筛明显重复;但定稿必须按章节完整查 —— 尤其是学校要求 “按章节提交检测” 时,一定要跟学校检测方式保持一致,不然分段查的低重复率可能是 “假安心”,章节查才是真实情况。
上一篇:
标红的内容为什么没有被判定为抄袭? 下一篇:
查重系统和word对字数统计有什么差别?
原文地址:https://www.qkcnki.com/wfcc/5404.html 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