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用记复杂规则,核心就 4 点,一看就懂:
这些内容不管格式对不对,都会被检测,重复率直接影响总结果:
-
中英文摘要(比如 “研究目的”“实验结论” 这类套话容易重复)
-
正文(引言、章节内容、结论,是查重的重中之重,文字、表格里的字、公式里的变量描述都会查)
这些部分不是必查的,但如果格式乱,系统会当成正文测,反而拉高重复率:
-
目录:用 Word “引用 - 目录” 自动生成的,系统会跳过;手动敲的、标题和正文对不上的(比如目录写 “1.1 背景”,正文是 “1.1 引言”),就会被查。
-
参考文献:按学校要求的格式(比如标 [1]、作者 + 年份)标清楚的,系统会排除;没标格式、作者 / 年份写错的,就会被当成正文查。
-
致谢:大部分情况会查(比如 “感谢导师悉心指导” 这种套话超容易重复);少数学校允许剔除,提前问老师就行。
-
附录:如果是自己写的原创内容(比如自己设计的问卷、实验数据),基本没事;如果抄了别人的数据集、代码,就会被查。
格式比啥都重要!
不用研究复杂规则,就记住:目录用 Word 自动生成,参考文献按标准标(比如老师给的模板),这俩就能大概率排除;其他核心部分(摘要、正文)重点改重复就行。
上一篇:
详解知网分段检测机制:如何理解章节重复率与总文字复制比? 下一篇:
封面、声明、脚注、图片:这些内容在知网查重中是否安全?
原文地址:https://www.qkcnki.com/zhiwang/5366.html 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