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区治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路线实践路径(基层与事业单位政工类)

时间:2025-08-08 17:27 作者:毕业在线网


自动答辩PPT生成入口      |     AI写论文工具      |      降AIGC率工具      |       AIGC率检测系统

基层社区治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路线实践路径​
一、引言​
基层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在基层社区治理中,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着引导群众思想、凝聚群众共识、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职责。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其核心要义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将群众路线融入基层社区治理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不仅能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更能激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然而,当前部分基层社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脱离群众、方式单一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群众路线的优势。因此,探索基层社区治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路线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层社区治理中思想政治工作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一)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群众是基层社区的主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践行群众路线,能够让社区工作者深入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和思想动态,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针对性。例如,针对社区老年人关注的养老服务问题、年轻人关心的就业创业问题开展思想引导,既能解决群众的实际困惑,又能让群众感受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温度,进而增强对党的理论和政策的认同感。​
(二)增强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群众路线强调 “一切依靠群众”,这有助于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通过引导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的讨论、决策和监督,让群众感受到自己是社区治理的重要一员,能够有效调动其参与热情。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社区治理经验,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往往更贴合社区实际,能够为社区治理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促进社区和谐稳定与凝聚力提升​
基层社区治理中难免会出现邻里纠纷、利益冲突等问题。践行群众路线的思想政治工作,注重通过平等沟通、民主协商的方式化解矛盾。社区工作者深入群众,倾听各方诉求,引导群众换位思考、相互理解,能够有效避免矛盾激化。同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活动,如社区文化节、志愿服务等,能够增强群众之间的情感联系,提升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区氛围。​
三、基层社区治理中思想政治工作践行群众路线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理念脱离群众,服务意识淡薄​
部分社区工作者存在 “官本位” 思想,将思想政治工作视为单纯的 “教育群众”“管理群众”,缺乏对群众的尊重和理解。在工作中,习惯于采用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教育,忽视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需求,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与群众之间存在隔阂,难以引起群众的共鸣。​
(二)工作方式单一固化,缺乏创新和吸引力​
当前,许多基层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仍停留在开大会、贴标语、发传单等传统形式上,内容枯燥、形式呆板,无法适应新时代群众的接受习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但部分社区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导致工作覆盖面有限,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不足。​
(三)群众参与渠道不畅,互动机制不健全​
虽然一些社区意识到群众参与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群众参与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和治理事务的渠道不够畅通。例如,社区议事协商机制不健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难以得到及时反馈和有效采纳;部分社区活动存在 “形式主义”,群众参与度低,未能真正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四)工作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群众工作能力不足​
基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部分人员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群众工作培训,对群众路线的内涵理解不深刻,在与群众沟通交流时方法简单、态度生硬,难以有效解决群众的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同时,由于社区工作任务繁重,人员流动性较大,也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四、基层社区治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路线实践路径​
(一)树立 “以群众为中心” 的工作理念,筑牢思想根基​
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
社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深刻认识到群众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对象和依靠力量。在工作中,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主动与群众拉近距离,以平等的姿态倾听群众的心声。例如,定期开展 “入户走访” 活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将群众的 “小事” 当作 “大事” 来办,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
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激发参与热情​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通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听证会等形式,让群众参与社区重大事项的决策;在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计划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使工作内容更贴合群众需求。同时,要及时向群众反馈工作进展和成果,让群众感受到自己的参与能够产生实际效果,从而增强参与的积极性。​
(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
运用新媒体技术,拓展工作阵地​
充分利用社区微信群、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工具,打造线上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定期发布通俗易懂、形式活泼的理论解读、政策宣传、社区动态等内容,如制作 “社区微党课” 短视频、“政策解读漫画” 等,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接受思想教育。同时,通过线上互动平台,如开展 “社区话题讨论”“意见征集” 等活动,增强与群众的实时互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
结合社区群众的兴趣爱好和文化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例如,举办 “邻里节”“红色电影展播”“社区故事会” 等活动,通过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身边榜样的事迹分享等,传递正能量,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关爱空巢老人、环境整治等,让群众在实践中提升思想觉悟,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畅通群众参与渠道,构建互动协同机制​
健全议事协商机制,搭建沟通平台​
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议事会、楼栋议事小组等协商平台,明确议事范围、程序和规则,确保群众能够有序参与社区事务的讨论和决策。对于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及时向群众反馈办理结果,做到 “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例如,针对社区停车位紧张问题,通过居民议事会广泛征求意见,共同制定解决方案,既化解了矛盾,又增强了群众的参与感。​
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激发自治活力​
支持和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如志愿者协会、文艺团体、调解委员会等,发挥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社区社会组织成员来自群众、贴近群众,能够更精准地了解群众需求,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活动。例如,社区调解委员会可以通过民间调解的方式,化解邻里纠纷,传播和谐理念;志愿者协会可以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弘扬奉献精神,形成 “社区党组织引领、社会组织协同、群众广泛参与” 的工作格局。​
(四)加强工作队伍建设,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强化培训教育,提高队伍素质​
定期组织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者参加培训,内容包括党的创新理论、群众工作方法、沟通技巧、新媒体应用等,不断提升其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邀请优秀社区工作者、专家学者分享经验,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模拟等方式,提高工作者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工作者自主学习,深入研究群众心理和社区治理规律,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吸纳多元力量,充实工作队伍​
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吸纳社区党员、退休干部、热心居民、专业人士等加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群众信赖的工作队伍。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带头宣传政策、带头参与服务、带头化解矛盾。例如,组建 “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深入群众开展政策宣讲、困难帮扶等工作,以党员的先进性带动群众共同进步。​
五、案例分析:某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践行群众路线的实践​
某城市社区人口结构复杂,既有老旧小区的原住民,也有新建小区的新居民,社区治理难度较大。该社区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取得了良好成效:​
理念转变方面:社区工作者坚持 “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全员入户走访,建立群众需求档案,根据不同群体需求制定个性化思想政治工作方案。​
方式创新方面:利用社区公众号开设 “微课堂”,每周推送一篇结合社区实际的政策解读文章;每季度举办一次 “社区文化嘉年华”,设置 “红色记忆”“邻里风采” 等板块,让群众在娱乐中接受教育。​
参与机制方面:成立由居民代表、党员、商户代表等组成的 “社区议事会”,对社区公共设施建设、物业管理等问题进行民主协商。针对社区广场舞噪音扰民问题,议事会组织各方代表共同讨论,最终达成 “划定活动区域、限定活动时间” 的共识,有效化解了矛盾。​
队伍建设方面:吸纳 10 名退休教师、5 名企业党员组成 “社区宣讲团”,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宣讲党的政策;培育 “夕阳红调解队”,由经验丰富的老党员担任调解员,成功调解邻里纠纷 30 余起。​
通过以上实践,该社区群众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满意度提升至 90%,社区信访量下降 40%,形成了邻里互助、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
六、结论​
在基层社区治理中,思想政治工作践行群众路线是提升治理效能、促进社区和谐的必然要求。当前,虽然存在工作理念脱离群众、方式单一、参与渠道不畅等问题,但通过树立 “以群众为中心” 的理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畅通群众参与渠道、加强工作队伍建设等实践路径,能够有效破解这些难题。未来,基层社区应继续深入践行群众路线,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群众需求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上一篇:民营企业党建与政工工作协同发展的实践研究(企业政工类) 下一篇:事业单位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升研究(基层与事业单位政工类)
  • 原文地址:https://www.qkcnki.com/fwxz/5207.html 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 论文查重
    • 版权声明:本网站内容来自网络整合,如有侵权联系站长删除!
    • 毕业在线网,查重结果100%与学校一致!大学毕业/期刊/职称论文查重平台,国内高校认可最靠谱学位论文检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