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结论:不算直接抄袭,但容易侵权或违规,关键看 “授权 + 标注”,不用记复杂规则,抓 2 个重点就行。
-
用的原始素材是自己的、公有领域的(比如古典诗词、无版权图片),或已买商用授权;
-
生成后做了大量人工修改(比如 AI 文生图后,自己加细节、改风格),不是直接用;
-
主动标注 “内容由 XX 跨模态 AI 生成,已人工优化”(学术场景必须标,商业场景建议标)。
-
拿别人有版权的内容(比如他人小说、付费图片),未经授权用 AI 转成其他形式(小说转视频、图片转插画);
-
学术场景:把 AI 生成的图表转文字、代码转截图,不标注就提交,算 “规避检测” 的学术不端;
-
商业场景:直接用 AI 生成的内容(比如广告图、短视频)盈利,没确认素材版权,可能被告侵权。
-
不用别人的版权素材喂 AI,优先用自己原创或无版权素材;
-
AI 生成后一定要人工改,别直接复制用;
-
标注清楚 AI 的使用情况,学术论文写在方法论里,商业作品注明生成工具。
总结:跨模态 AI 生成不算抄袭,但侵权风险高,做好 “素材合规 + 人工修改 + 主动标注”,就没问题。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跨模态 AI 使用合规清单?分学术、商业场景,明确能做和不能做的事,直接对照用。
上一篇:
AI生成代码占比多少合规? 下一篇:
单纯同义词替换、AI洗稿为何无法降低AIGC率?
原文地址:https://www.qkcnki.com/jiangaigclv/5547.html 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