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对AI辅助写作的界定是什么,哪些行为属于违规?

时间:2025-11-08 20:52 作者:毕业在线网


一、AI 辅助写作的官方界定

辅助而非替代是高校对 AI 写作工具的核心定位:
核心原则
  • 学术诚信底线:AI 生成内容不得直接作为自己的学术成果,学生需对最终作品负全责
  • 透明披露:使用 AI 工具必须在论文中明确标注 (如在承诺书或致谢中说明),包括工具名称、版本及具体用途
  • 有限使用范围:AI 技术仅可在特定辅助环节应用,不得涉足核心学术贡献领域

二、高校明确禁止的 AI 使用行为

1️⃣ 核心内容创作禁区(最严重违规)

绝对禁止使用 AI 生成以下内容
禁止内容类别 具体示例
研究设计类 研究方案设计、创新性方法设计、算法框架搭建、论文结构设计
学术核心类 研究假设提出、数据分析、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总结、创新性总结
论文主体 正文文本、摘要、致谢、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等主要组成部分
典型违规:全文或核心章节由 AI 直接生成,且未经实质性修改

2️⃣ 数据与图表造假(学术不端红线)

  • 严禁使用 AI"生成或修改原始研究数据及关键研究图表",不得 "编造、伪造研究数据或篡改实验结果"
  • 特别禁止在图表本身为考察内容的论文中使用 AI 生成或修改图表(如工程设计、艺术设计类论文)
  • 即使仅 "辅助制图",也必须确保 "最终图表的原创性",且不得用于 "图表本身为考察内容的毕业设计 (论文)"

3️⃣ 规避学术规范行为

  • 禁止通过 AI 进行 "同义改写"" 结构重组 " 等操作规避查重检测
  • 禁止将 AI 生成内容伪装成原创而不标明出处,或在多篇论文中重复使用相同的 AI 生成段落
  • 禁止将 AI 列为作者或共同作者,或引用 AI"著者" 的作品

4️⃣ 其他明确禁止行为

  • 语言润色争议区:多校明确禁止使用 AI 进行语言润色和翻译(如西南交大、成都大学、绵阳师范学院)
  • 涉密内容:严禁在涉及保密内容的论文中使用任何 AI 工具,禁止上传涉密数据到 AI 平台
  • 评审违规:禁止答辩委员和评审专家使用 AI 工具评审论文,确保评审客观性

三、高校允许的 AI 辅助范围

严格限制且经教师同意的前提下,部分高校允许 AI 在以下辅助环节使用:
允许类别 具体内容
文献工作 文献检索与关键词推荐、参考文献格式规范化检查和自动排序(但需人工核实文献真实性)
图表辅助 推荐统计图表类型(非原创图表)、辅助制图(非核心数据图表)
技术支持 辅助代码编写(非创新部分)、调试和错误排查;推荐统计 / 实验方法(需审核)
关键条件:所有 AI 辅助工作必须在指导教师同意下进行,且不影响核心创新能力考察,学生需对最终成果负全责

四、AI 内容比例限制与检测

量化标准
  • 西南交通大学:AIGC 检测结果不能超过 30%,否则视为违规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科技大学:AI 生成内容比例原则上不超过 40%,超过则延迟答辩或取消成绩
  • 部分高校采用差异化标准:文科论文 AI 内容≤20%,理工科≤40%
检测手段
  • 多校已启用 AIGC 检测系统,对论文进行 AI 生成内容比例检测
  • 检测范围通常包括论文正文、摘要、致谢等核心部分,部分学校扩展至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

五、违规行为的处罚标准

根据违规严重程度,处罚措施从轻到重依次为
  1. 一般违规
    • 扣减论文成绩 10%-30%(如新疆科技学院)
    • 要求修改并重新检测,直至符合标准
  2. 严重违规
    • 取消答辩资格(如新疆科技学院、西南交通大学)
    • 毕业设计 (论文) 成绩直接计为不合格(如成都大学)
  3. 学术不端行为
    • 按《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实施细则》处理,可能导致:
      • 取消学位申请资格,或撤销已授予学位(1-3 年不得再申请)
      • 档案记录 "学术诚信问题",影响就业和继续深造
特别警示:教育部已将 AI 不当使用与抄袭、剽窃并列,明确为学术不端行为,在重要学术成果中使用 AI 代写将被记入个人学术诚信档案

六、不同高校政策差异与实操建议

政策差异
  • 部分高校(如南京工业大学)相对宽松,允许 AI"辅助论文写作,完善论文结构,检查语法、拼写错误,润色语言文字"
  • 大多数 "双一流" 高校采取更严格态度,明确禁止 AI 参与语言润色
  • 学科差异:理工科对 AI 代码辅助相对宽容,但对数据和图表要求更严;文科则对语言表述原创性要求更高
实用建议
  1. 使用前必请示:无论哪类写作,使用 AI 前必须征得指导教师书面同意
  2. 明确使用边界
    plaintext
    可做:文献检索整理、格式检查、非核心代码辅助
    禁做:核心内容创作、数据生成/篡改、图表造假、全文代写
    
     
     
  3. 养成核查习惯
    • 对 AI 生成内容进行多源验证,避免使用虚假信息
    • 对重要数据和结论,必须通过人工独立验证
    • 保留 AI 处理前的原始材料,以备核查

总结:AI 辅助写作的 "安全区" 与 "红线区"

安全区:在教师指导下,AI 可用于文献检索、格式规范、非核心代码辅助等 "体力劳动",且必须透明标注、严格审核。
红线区:任何涉及学术创新、核心内容、数据真实性的环节,AI 绝对不可涉足,否则将被视为学术不端。
最终提醒:高校对 AI 写作的规范正在快速完善,建议密切关注所在学校最新政策,在学术创作中始终坚守 "人工主导、AI 辅助" 的原则,让技术真正成为提升学术能力的工具,而非学术诚信的风险源。


上一篇:AI 引用的参考文献存在 “幽灵文献”(虚假作者、不存在的期刊),如何验证 下一篇:AI生成的数学公式推导跳跃、步骤缺失,该如何补充完善?
  • 原文地址:https://www.qkcnki.com/jiangaigclv/5555.html 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 论文查重
    • 版权声明:本网站内容来自网络整合,如有侵权联系站长删除!
    • 毕业在线网,查重结果100%与学校一致!大学毕业/期刊/职称论文查重平台,国内高校认可最靠谱学位论文检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