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答辩PPT生成入口 | AI写论文工具 | 降AIGC率工具 | AIGC率检测系统
一、引言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核心力量,肩负着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使命。医德医风是公立医院的灵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就医体验、医院的社会形象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而政工工作作为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引导医务人员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职业责任感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公立医院政工工作与医德医风建设的协同机制,实现二者相互促进、同频共振,对于提升公立医院服务质量、维护医患关系和谐、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立医院政工工作与医德医风建设协同的重要性
(一)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内在要求
优质的医疗服务不仅需要精湛的医疗技术,更需要高尚的医德医风。政工工作通过思想教育、价值观引导等方式,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树立 “以患者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增强其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而医德医风建设则通过规范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促使其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更加注重患者的需求和感受。二者协同发力,能够从思想和行为两个层面提升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保障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是公立医院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中部分原因在于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存在偏差。政工工作可以通过加强医患沟通教育、开展人文关怀培训等方式,引导医务人员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增强服务意识。医德医风建设则通过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对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杜绝不良行医现象。二者协同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医患矛盾和纠纷,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三)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公立医院的无形资产,能够提升医院的社会信誉和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患者前来就医,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政工工作通过凝聚人心、激发活力,能够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二者协同发展,能够形成推动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合力,使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公立医院政工工作与医德医风建设协同的基础
(一)目标一致性
公立医院政工工作的目标是引导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党性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医德医风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医务人员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规范其执业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二者最终都指向提升医务人员素质、促进医院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目标高度一致。
(二)内容关联性
政工工作的内容包括党的理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医德医风建设的内容包括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廉洁行医教育、医患沟通技巧培训等。二者在内容上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例如职业道德培训既是政工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医德医风建设的核心内容。这种内容上的关联性为二者的协同提供了可能。
(三)功能互补性
政工工作具有思想引领、组织协调、激励约束等功能,能够从思想层面引导医务人员的行为。医德医风建设具有规范行为、监督考核、奖惩激励等功能,能够从制度层面约束医务人员的行为。二者功能互补,政工工作为医德医风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和动力支持,医德医风建设则是政工工作在医疗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延伸。
四、公立医院政工工作与医德医风建设协同存在的问题
(一)协同意识淡薄
部分公立医院对政工工作与医德医风建设的协同重要性认识不足,将二者视为相互独立的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协同推进的意识。政工部门和医德医风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工作衔接不畅,信息共享不足,导致二者难以形成合力。
(二)工作机制不健全
目前,许多公立医院尚未建立健全政工工作与医德医风建设协同的工作机制,缺乏明确的协同目标、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往往存在形式主义、走过场的现象,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难以保证协同工作的实效性。
(三)内容形式单一
在政工工作和医德医风建设中,部分公立医院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如开会、学习文件、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内容枯燥、形式单一,难以引起医务人员的兴趣和共鸣。同时,教育内容与医务人员的实际工作结合不够紧密,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影响了协同工作的效果。
(四)队伍建设滞后
公立医院政工队伍和医德医风建设队伍存在人员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部分政工人员缺乏医疗行业背景,对医德医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了解不够深入;部分医德医风管理人员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经验,难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德医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队伍建设的滞后制约了二者协同工作的开展。
五、公立医院政工工作与医德医风建设协同机制的构建路径
(一)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成立协同工作领导小组
由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担任组长,政工部门、医德医风管理部门、临床科室负责人等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政工工作与医德医风建设协同工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协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协同工作计划和目标,确保二者协同推进。
明确部门职责分工
明确政工部门和医德医风管理部门在协同工作中的职责和分工,政工部门负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引导、人文关怀等工作,为医德医风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医德医风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医德医风规范、开展监督考核、处理违规行为等工作,将政工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通。
(二)完善教育融合机制
整合教育内容
将政工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医德医风建设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有机整合,形成统一的教育体系。在开展党的理论学习、党性教育的同时,融入医德医风规范、廉洁行医案例等内容,使医务人员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职业道德水平。
创新教育形式
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辩论赛、实地参观等,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医院官网、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开展线上教育活动,发布优秀医务人员事迹、医德医风警示案例等内容,扩大教育覆盖面。同时,结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实际,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如医患沟通技巧培训、应急处置能力培训等,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健全监督考核机制
建立联合监督机制
政工部门和医德医风管理部门联合开展监督检查工作,通过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对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和医德医风情况进行全面监督。畅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电话、意见箱等,接受患者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将思想政治表现和医德医风情况纳入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加强考核结果的反馈和运用,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医务人员不断改进。
(四)强化文化引领机制
培育医院核心价值观
结合公立医院的使命和宗旨,培育以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为核心的医院价值观,将其融入政工工作和医德医风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宣传教育、文化活动等方式,使医院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成为医务人员的行为准则。
开展特色文化活动
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医务人员先进事迹报告会、医德医风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弘扬正能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加强医院文化阵地建设,如建设医院文化墙、荣誉室等,展示医院的发展历程和优秀医务人员的先进事迹,增强医务人员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六、案例分析:某公立医院政工工作与医德医风建设协同实践
某省级公立医院为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社会形象,积极构建政工工作与医德医风建设协同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统筹协调方面:成立了由党委书记牵头的协同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协同工作中的问题。明确政工处负责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关怀,纪检监察处(医德医风管理部门)负责医德医风的监督考核,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教育融合方面: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医德医风教育相结合,组织医务人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邀请老专家讲述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 “每周一案例” 活动,剖析医德医风典型案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监督考核方面:建立了联合监督小组,定期对临床科室的服务质量和医德医风情况进行检查;将患者满意度、投诉处理情况等纳入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发放、职称评定直接挂钩,有效规范了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
文化引领方面:培育了 “仁心仁术、精益求精” 的医院核心价值观,每年举办 “十佳医生”“十佳护士” 评选活动,通过宣传先进事迹,营造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
通过以上协同实践,该医院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医德医风水平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从 85% 提高到 95%,医患纠纷发生率下降了 30%,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七、结论
构建公立医院政工工作与医德医风建设的协同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二者协同工作存在协同意识淡薄、工作机制不健全、内容形式单一、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通过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完善教育融合机制、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强化文化引领机制等路径,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政工工作与医德医风建设的协同发展。未来,公立医院应不断探索和完善协同机制,充分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政工工作的角色与作用(基层与事业单位政工类) 下一篇:高校辅导员政工工作能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议(基层与事业单位政工类)